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前4個月,我國鐵礦石原礦產量32859.6萬噸,同比下降12.2%,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3.9億噸,同比降5.5%,進口均價每噸710.4元,同比下跌17.8%。國產礦與進口礦均呈下降狀態,而且鐵礦砂進口量價雙降。
其中,2025年4月份,我國鐵礦石原礦產量8469.6萬噸,環比增加1.4%,同比下降4.9%,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1.0億噸,環比增9.8%,同比增1.3%,鐵礦石進口量先于國產礦,開始回升。
年初,多家機構預估2025年全球鐵礦石產量將增產5000-6000萬噸,供應量維持寬松。但從鐵礦實際供應來看,1-4月份國際礦產量并未增加,反而從發運和到港量數據分析,同比出現下滑。鐵礦石供應的“意料之外”,造成鐵礦石成為相對抗跌的黑色原料。今年一季度鐵礦石價格下跌3.60%、焦煤下跌12.81%、焦炭下跌11.75%。
據Mysteel統計2025年1月1日-2025年5月25日,澳洲和巴石鐵礦石發運總量45196.7萬噸,同比減少179.2萬噸,降幅0.4%。到港量47947.1萬噸,同比減少2863.4萬噸,降幅5.6%。
國產礦方面,據Mysteel近期對礦山調研,華東、西北和西南地區的精粉產量減少,其中華東地區,因區域內檢修礦企較多,整體精粉產量下降。西北和西南個別大型礦企設備故障停產檢修,產量下降相對明顯。Mysteel統計,1-4月433家鐵礦山企業鐵精粉累計產量9038.3萬噸,同比減少804.3萬噸,降幅8.2%。
進口礦和國產礦供應未增反降,而鋼廠高爐開工率和鐵水產量增加,對鐵礦石需求增加,推動港口庫存持續下滑。5月27日Mysteel統計中國47港進口鐵礦石庫存總量14463.79萬噸,較上周一下降163.84萬噸。具體來看,本期各區域港口進口鐵礦石庫存較上周一呈現增減不一的現象,其中華東區域港庫減量居首位,華北區域減量次之,沿江區域庫存減量相對較緩和;而華南區域和東北區域港口庫存較上周一有小幅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從歷史數據分析,接下來的三至四個月,國際市場鐵礦發運將提升,而國內到港量也會同步增加。上一周(2025年5月19日-5月25日),澳洲巴西鐵礦發運總量2729.2萬噸,環比增加23.1萬噸,近期全球鐵礦石發運量環比回升。
據Mysteel統計,本周247樣本鋼廠日均鐵水產量出現減量。247樣本鋼廠鐵水日均產量為243.6萬噸/天,環比上周減1.17萬噸/天。隨著鋼市進入淡季,鐵水產量下滑預期增強,鐵礦或伴隨供應增加而弱勢運行。
作為全球*大的鋼鐵市場,中國鋼鐵行業一直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鋼廠盈利能力薄弱。國內正在“積極部署和推動”粗鋼生產調控政策,行業減量發展是大趨勢。高盛*新預測顯示,維持2025年鐵礦石平均價格預測為每噸95美元,但預計鐵礦石價格將在年底前下跌至每噸8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