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雨山區磁性材料產業產值突破10億元,與2014年同比翻一番。難能可貴的是,今年以來,該區磁性材料產業繼續保持上揚的好勢頭。作為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功能材料,磁性材料承載著雨山區一個大夢想。雨山區將以磁性材料產業為重要支撐,培育打造超百億級的電子信息特色園區。
增強產業“磁性”,促進集聚發展
2003年以前,雨山區的磁性材料產業幾乎是一張“白紙”,而*早在這張紙上著墨落筆的就是鑫洋永磁。
那時的鑫洋永磁是雨山區九華村的一家村辦企業,企業規模不大。由于看好磁性材料產業的發展前景,鑫洋永磁選擇落戶雨山經開區擴大生產規模,歷經行業洗牌,一步步成長為雨山區磁性材料產業龍頭企業之一。2013年,鑫洋永磁又在雨山經開區新區投資建設年產8萬噸高性能鐵氧體永磁預燒料及2萬噸電機磁瓦生產線項目。去年,企業完成產值1.69億元,上繳稅收近1200萬元。
緣何發展磁性材料產業,雨山區是經過一番考量的。早在上世紀90年代,磁性材料產業曾是馬鞍山工業的一大驕傲,在技術、質量、規模等方面*全國行業水平,但之后一度發展緩慢。近年來,雨山區接過馬鞍山磁性材料產業發展的大旗,集聚了中鋼天源等12家優質企業,初步形成了磁性材料產業集群。
作為雨山區*大的磁性材料企業,中鋼天源的地位舉足輕重。“去年磁性材料與器件業務占了中鋼天源營業收入的90%,產值達2.89億元,實現利稅313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6.43%。”中鋼天源董事章超告訴記者,未來中鋼天源將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不斷做大磁性材料與器件板塊,打造國內*、國際知名的企業。
與其他產業做大做強的路徑不同,雨山區磁性材料產業是先有企業,企業做大之后,雨山區再做精規劃,明確導向,大力支持發展磁性產業,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升核心競爭力
記者在雨山區走訪時發現,今年以來,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的磁性材料企業并不鮮見:2015年進行試生產的新康達磁業,去年銷售收入達2196萬元,目前產品訂單源源不斷……
走進新康達磁業的生產車間,記者找到了企業產品備受青睞的秘訣。偌大的車間看不到工人忙活的景象,只有流水線上的機器轟鳴聲“顯示”正在滿負荷生產。目前,新康達磁業已建成一條年產能力為6000噸的全自動軟磁鐵氧體粉體生產線,并通過“兩化”示范企業項目驗收;另一條年產能力為4000噸的鐵硅鋁粉料生產線也從南京搬遷到馬鞍山廠區,借著搬遷時機,著力進行了智能化設備改造,目前已試生產成功。
“我們建設的鐵硅鋁粉料生產線是國內*條智能化生產線,它讓企業‘脫胎換骨’。”新康達磁業負責人陳實告訴記者,傳統作坊式鐵硅鋁粉料生產線需要60名一線工人,而智能化生產線只需15名一線工人,人力成本大幅縮減,產品的技術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新康達磁業的智能化生產線不僅推進了“機器換人”,更為企業吸引了訂單。今年3月2日,國內*大的粉芯生產廠家美磁公司專門來到新康達磁業,現場考察鐵硅鋁粉料生產線后,對產品的工藝保障能力和質量穩定性贊不絕口,次日就下了訂單。“這就是智能化生產線的優勢,它為我們征服了客戶。”陳實說。
據相關行業市場人士介紹,當前磁性材料行業出現兩極分化,中高端產品的市場訂單處于飽和狀態,而低端產品的市場訂單則急劇萎縮。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路徑。“企業越是加大科技創新、技術改造力度,產品就越能占領市場。”雨山區發改經信委主任謝偉說。
優化配套服務,做長產業鏈2012年,馬鞍山磁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入駐雨山經開區,這是馬鞍山*一家磁性材料產品線上銷售企業。“2015年公司銷售額達4000萬元,其中90%的產品訂單都是在馬鞍山市磁性材料企業進行采購。”磁源電子董事長甘金寶告訴記者。
這樣一來,磁源電子既把本地產品銷售出去,打通了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又延伸了磁性材料產業鏈,這是雨山區*希望看到的現象。磁源電子的到來為產品銷售“鋪好路”,達到了未雨綢繆的效果。
同時,雨山區依托馬鞍山市磁性材料協會,促進本地企業之間互聯互通,實現技術、市場、人才的分享;加強與安工大、浙江大學的合作,進一步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組織關鍵技術攻關、重大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建設及創新人才培養等活動,實現科技同產業無縫對接,推動產業發展邁向中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