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海安縣圍繞縣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提出的“打造創新創業型城市”目標,以科技項目為載體,以創新平臺為支撐,多渠道、全方位構建創新創業體系,區域創新能力得到持續提升,有力推動了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為加快“科技資源有效聚集”,海安縣大力加強創新創業載體平臺建設,打造技術、人才、資本、成果集聚高地,尤其是省級以上研發平臺建設取得新成效。目前,億元企業校企共建研發平臺實現全覆蓋,全縣建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培育點、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各1家;擁有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省企業院士工作站3家,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18家。當下,全縣各類研發機構引聘的各類科技人才中,博士、碩士及具有*職稱的有200多人。
海安科創園是高新區引進高層次創業人才、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的一個平臺。記者在現場看到,南京大學海安高新技術研究院在這里設有隔熱涂料中試室、芳綸復合材料研發室、納米磁性材料研發室3個實驗室。其中,都有為院士、唐少龍教授、陸洪彬博士、任華博士等一批專家團隊,已經帶來了磁性材料、納米復合高性能隔熱涂料、高韌型芳綸復合材料光纜增強芯、軟瓷材料等重大科研項目,并已開展工作。據悉,目前科創園已成功建立南大海安高新技術研究院以及成果轉化中心13家、創業團隊10個;引進高層次人才近40人。
縣發改委主任屈祖平說,海安縣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吸引*高校與企業共建產業研究院,面向產業開展共性技術研發、重大核心產品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切實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和產業集群層次。鑫緣、聯發、鐵錨、歐貝黎、申菱、莘翔等企業研究院已開始運行。南京大學海安高新技術研究院與萬寶實業合作的“變頻電機用高內稟矯頑力高磁能積永磁鐵氧體材料”項目獲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000萬元,單體規模全省*大。
縣科技局局長羅正錫告訴記者,按照“有技術人員、有場所設備、有研發經費、有研發方向、有專利產出、有產學研合作”的“六有”標準,海安周周指導跟進、月月檢查,力促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并多次召開現場觀摩會加以推進。目前,全縣2000萬元以上工業制造業企業的研發機構覆蓋率在90%以上。其中,省定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