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州的模具智能化工廠里,高精度設備正加工著汽車部件的模具,而設計數據則通過云端同步到生產端,從設計到試模僅需80天。然而,在75年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手工制模要耗費6至8個月。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從車燈、格柵到保險杠、儀表盤,黃巖區形成了中國模具產業功能*齊全、專業化程度*高、配套*完善的產業鏈,每年生產全國70%的塑料模具。不出黃巖,即可快速完成汽車整車所需的500副塑料模具的個性化定制,這在全國絕無僅有。
臺州模具是怎么從“土作坊”蛻變成“世界工廠”的?
從小作坊到制造基地
上世紀50年代,黃巖還是一個農業縣,工業幾乎*。后來,一部分在上海的模具工人返回家鄉,模具的“種子”開始在黃巖萌芽——自制沖壓模、鑄造模為主的機械工廠出現了。
1966年,黃巖二輕系統辦起“黃巖城關五金機械社”,生產紐扣、牙刷等小型簡單日用品塑料模具。1968年,“黃巖城關五金機械社”更改為“黃巖模具社”,黃巖*個專業模具企業就此誕生。
“那時候哪懂什么模具?大部分是從修配小五金轉行的。”84歲的虞杏林是黃巖*代模具人,小銅匠出身,后來學做模具,“當時,做的是紐扣、肥皂盒等模具,技術含量不高,全靠一把銼刀,純手工打造。”
上世紀70年代初,在黃巖鄉鎮系統中,黃巖縣紅旗鄉率先建立“黃巖縣塑料模具廠”,后陸續辦起20余家以制造塑料模具為主的小規模鄉鎮企業,黃巖模具產業就此起步。
黃巖縣塑料模具廠剛成立時雖屬鄉鎮企業,但從中走出了許多知名的模具人,可以說是黃巖模具的“黃埔軍校’。
1980年,虞杏林創辦的拱東模具廠做出了*副汽車模具——東風140尾燈注塑模具,成為車燈模具的“開山鼻祖”。“那個時期,連東風140都是手搓的,我們的模具為該汽車的生產提供便利,極大縮短了汽車的生產周期。”虞杏林說。
上世紀80年代后,改革開放的政策調動了廣大群眾辦企業的積極性,大量個體、民營注塑模具加工企業應運而生。
進入21世紀后,黃巖的注塑模具產業發展明顯加速,一批成長型模具企業搭乘著國際化的東風做大、做強——黃巖,逐漸成為全球知名的注塑模具制造基地。
從產業集聚到品牌集聚
“2001年中國加入WTO后,我們可以買到德國、日本的進口設備。加工設備的升級,不僅讓產品更精密,還極大縮短了工期。”浙江宇亞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饒有嬌說,隨著產業發展,模具工種也從*初的鉗工擴展到設計、編程、操作機工等。
與國際接軌,意味著黃巖模具有了更多的機會,但也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于是,黃巖模具開始了“自我革命”——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人才,專攻汽車、家電高端模具。
2002年11月,黃巖被省科技廳批準為“黃巖塑料模具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之后,黃巖先后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火炬計劃黃巖塑料模具產業基地”;被國家發展改革委授牌“中國(黃巖)模具產業升級示范基地”等。
2009年,黃巖發布《臺州市黃巖區模具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5年)》,推動產業向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同年6月,浙江省政府批準黃巖模具產業集群為全省21個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區之一。
自此,黃巖模具從產業集聚邁向品牌集聚,推動整個產業轉型升級,并取得豐碩成果:2012年,“黃巖模具”被評為浙江區域品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同年,黃巖模塑工業設計基地啟動,作為浙江省首批特色工業設計基地之一,為模具產業的創新設計提供了重要支撐。2015年,黃巖智能模具小鎮列入全省首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產業集聚效應進一步增強,推動了模具產業的集群化發展。
此時,黃巖模具產業已實現三維測繪、模具材料、模具設計、精加工、熱處理、試模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全覆蓋,搭建了設計平臺、試模平臺、加工平臺,成為全國縣域中產業規模*大、產業鏈*全、專業化程度*高的塑料模具產業集群。
從產業制造到產業智造
2015年后,黃巖模具產業開啟了轉型升級與智能化發展的新篇章,向智能制造和模產一體化大步邁進。
2017年,黃巖發布國內乃至全球模具行業的*專業指數——中國模具指數,填補行業*,并成為反映全國模具行業發展趨勢的“風向標”,使黃巖模具產業話語權得到進一步提升。
2021年,黃巖在國內首創模具行業“產業大腦”,提供模具產業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服務,讓模具產業結鏈成網,實現模具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協同制造、產能共享。
目前,黃巖模具70%以上產業鏈企業已入駐模具產業大腦,3000多臺加工設備接入“模來模往”云加工及模具云制造2個供應鏈協作平臺,實現“一個訂單、多廠合作”。
從*初機器換人到智能化改造,再到如今的“未來工廠”,黃巖模具產業正加速向智能化邁進。數據顯示,黃巖各類注塑機約5萬臺,配套工業機器人、機械手近8000臺,智能生產線500條,模具數控化率達85%以上,高于全國行業平均水平。
如今,越來越多的模具企業正朝著模產一體化大步邁進。去年,凱華模具“模塑一體化未來工廠”成功入選2024年浙江省未來工廠培育企業名單,成為全國模具行業內*獲此殊榮的企業。
經過75年的發展,黃巖模具產業在技術水準、產業規模和市場份額等方面均*全國。截至2024年底,黃巖模具產業擁有規上工業企業142家;在228家全國重點骨干企業中,黃巖有23家,雄踞全國縣(市、區)之首;注塑、吹塑和擠塑等塑料模具產量分別占全國的30%、40%和80%……
從“土作坊”到“世界工廠”,臺州模具的蛻變之旅,遠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