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臨清·中國軸承、零部件及專用裝備展覽會暨軸承產業高層論壇”于4月20日—22日舉辦。于4月8日印發的《聊城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2018-2022年)》提出,發展高端軸承制造,支持臨清創建全國專用特種軸承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
據悉,臨清軸承加工業發展至今,由小到大、從弱到強,由零散到集中、從家庭作坊生產方式向規模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產業優勢,成為臨清的一大支柱產業。目前,全市擁有注冊軸承生產加工企業20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軸承企業138家,中軸協會員企業18家,理事單位6家,省軸協會員企業54家,從事軸承生產銷售的注冊個體工商戶4000余戶,從業人員10萬余人。
2017年,全市軸承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22.31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11.66億元,利潤18.11億元,同比增長19.29%、13.54%和15.98%。
“臨清積極引導軸承企業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提高企業研發水平,引導企業與科研院所開展協同創新,2017年全市軸承產業技術創新工作成效顯著。”提及軸承產業的“臨清制造”,臨清市政府黨組副書記王慶瑞說。騰工軸承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凱美瑞軸承被擬認定為2018年度*高新技術企業;宇捷軸承的高速低噪聲調心滾子軸承研發項目和高承載能力高可靠性單列密封調心滾子軸承系列產品研發項目,分別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二、三等獎;山東洛軸所軸承研究院正式成立,為全市軸承產業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帶來了新動力,目前已開展兩期軸承專業技術培訓,累計培訓軸承技術人員600余名;宇捷軸承4項科技成果通過行業評定,宇捷軸承、瑞新軸承在國家質檢總局的隨機抽檢中產品指標合格率100%。
在指導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的同時,臨清市還積極引導企業進一步提升品牌質量意識,爭創*、省級品牌榮譽。2017年,臨清新增騰工軸承、藍宇軸承、浩爾特軸承等三個山東省*,全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個、山東省*產品2個、山東省*7個,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省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企業1家、省級“一企一技術”創新企業6家;宇捷軸承被認定為全國軸承行業“十二五”發展先進企業、山東省首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中瑞軸承、博特軸承被認定為山東省首批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企業,藍宇軸承被納入全省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企業數據庫;魯潤軸承、萬瑞達軸承被認定為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我們堅信‘高端裝備打造精品軸承’,為此臨清市積極引導軸承企業引進先進適用高端裝備,既實現了產品質量的大提升,又節省了人工,受到企業的一致認可。”王慶瑞說。
魯潤軸承上馬了多條國內先進的磨超生產連線;宇聯軸承新上4條高端鍛造生產線;同興軸承改造后的天然氣鍛造生產線沒有一絲廢氣外排;庫珀軸承的8條意大利愛協林熱處理生產線建設已接近尾聲。
作為軸承產業不可或缺的一環,車加工、磨加工鏈條主要集中在村級小微企業、個體加工戶,規模普遍較小,單獨做環評難度大,企業發展后勁不足。如何幫助這些企業走出困境?
面對這一問題,臨清正在籌劃建設軸承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園區,高標準建設標準化廠房,實現企業、加工業戶集約化發展,讓無法辦理環評手續的小微企業、個體加工戶走出村落,進入示范區,利用示范區完善的環評、安全生產環境實現新的發展,把實施環保整改的過程轉化為整合軸承產品、完善產業鏈條、培育優勢企業的過程。這樣既改善了軸承企業生產環境,規范了管理,又倒逼這些小企業在生產工藝、產品質量等方面進行自我提升,進一步強化產業鏈條良性發展,實現整個產業集群邁上新的臺階,形成規范化管理的現代軸承產業集群。